10月10日,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希思科基金会)、良医汇主办,动脉网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顺利举办!本次大会以“探索黑科技 世界不止眼前”为主题,打造国内顶尖的肿瘤诊疗跨界交流平台,体现肿瘤诊疗一体化管理特色及精准化发展趋势。
大会邀请50+位重磅嘉宾,汇集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顶尖肿瘤专家、医疗投资领域及产业大咖,这是今年国内肿瘤诊疗的跨界盛会。
经过一天的口头报告,最终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快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精准诊断专场口头报告前三名,科济药业控股有限公司 、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创新医疗专场口头报告前三名。
大会邀请众多业内大咖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 于金明院士
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李进教授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朱畴文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马军教授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 胡旭波先生
良医汇创始人 王珏先生
等百余位全国顶尖肿瘤专家、医疗投资领域、产业大咖、精准诊断及创新医疗相关从业者或供应商等出席本次会议。
大会主席于金明院士、李进教授做线上致辞,大会主席朱畴文教授,胡旭波先生和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先生致欢迎辞。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 于金明院士
大会主席、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市东方医院 李进教授
大会主席、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朱畴文教授
大会主席、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 胡旭波先生
武田中国总裁 单国洪先生
大会主办方、良医汇创始人 王珏先生
本次大会分为精准诊断专场和创新医疗专场,经过报名、初筛、青年学术评审打分、科学学术评审打分和人气投票,最终有21家企业进入大会口头报告环节,大会现场包括主题演讲、嘉宾点评、评审打分,最终每个专场分别决出口头报告一二三等奖,大会涵盖肿瘤诊疗热门话题,这是一场肿瘤诊疗探索的的知识盛宴,可谓是内容生动、干货满满。
精准诊断专场-肿瘤精准化诊疗的前沿黑科技
专场评审(*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礼来中国首席医学官 迟海东先生
浩悦资本创始合伙人 丁亚猛先生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 胡旭波先生
武田中国总裁 单国洪先生
凯风创投合伙人 文纲先生
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部总经理 殷敏女士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朱畴文教授
特邀点评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 陈功教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徐波教授
演讲主题:个体化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LDT服务
演讲者:丹望医疗副总裁 林汉卿博士
类器官因其与人体内组织结构和功能的高度相似性而被称为患者“替身”。2013年类器官技术被Science评为十大突破进展,2017年评为Nature Methods年度技术。丹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进行类器官产业化的公司之一,类器官鼻祖Hans clevers院士作为创始人出任丹望首席战略官。多项研究表明在类器官上检测药敏结果与体内疗效高度一致。2019年丹望团队在Cell Stem Cell上发表了截至目前全球最大的类器官临床试验,证明类器官能预测临床用药疗效。基于此,丹望在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类器官体系基础上开展个体化肿瘤类器官药敏LDT检测。检测周期仅2-3周,检测药物panel可覆盖上市后的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ADC类药物和双抗体药物,以及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全面地为患者用药提供指导。林博士现场详细介绍了丹望医疗的个体化肿瘤类器官药敏检测LDT服务,令人眼前一亮。
演讲主题:基于多组学的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新技术
演讲者:泰莱生物联合创始人 钟晟先生
钟晟先生为大家介绍了泰莱生物的最新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新技术,肺癌五年生存率仅有16.1%,早期(I期)肺癌诊断率仅有19%。随着LDCT普及率的提高,筛查出的肺结节患者人数也在增加,但仍存在肺癌易漏诊、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等困境。基于多组学技术的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产品——斐盼安™(影像组学+代谢组学)、斐盼康™(影像组学+代谢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建立由上海市肺科医院为主中心单位联合十数家顶级三甲医院胸外科发起的前瞻性、多中心、超万人且获病理结果的肺结节人群队列。产品结合了影像组学、NGS-based和MS-based液体活检组学技术,分析肺结节患者的胸部CT、代谢物质及表观基因修饰水平的数据,构建出肺结节诊断多组学融合模型,精准辅助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
演讲主题:术宁SHIELDING™助力早中期肿瘤围术期全程管理
演讲者:世和基因医学部副总监 殷嘉妮女士
殷嘉妮女士向大家介绍了术宁SHIELDING™这款产品,专为围术期实体瘤MRD监测设计而成,多样本、多时间点、超高深度、超高灵敏度动态监测;可用于早中期患者的药物伴随检测、预后预测、复发风险分层、动态复发监测,实现实体瘤围术期全程管理。
演讲主题:Uro-能™膀胱癌尿液无创检测单细胞检测PET-seq平台
演讲者:浚惠生物创始人、CEO 阎灼辉先生
Uro能™,是浚惠生物自主研发的膀胱癌尿液无创检测产品,已获药监局审批通过。Uro能™通过尿液即可对患者进行癌细胞检测,覆盖所有尿路上皮癌种类。产品具有无创、无痛、快速筛查特点,可实现早期筛查、辅助诊断、复发监测。
Uro能™检测原理主要基于Warburg效应,该效应由诺奖获得者Otto Warburg提出,目前广泛应用于PET-CT。Uro能™是全球首个验证Warburg效应用于体液样本鉴别肿瘤细胞的创新应用,获得2020年中国工博会高校展区最高奖-特等奖,也登台《2019克利夫兰医学创新峰会》、《2020国际液体活检大会》等世界顶级大会。
阎灼辉先生表示目前Uro能™在临床应用上已与复旦肿瘤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华山医院、苏大附一医院等众多大型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与研究合作。
演讲主题:微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引领肿瘤精准治疗新突破
演讲者:基石生命总经理 张函槊先生
张函槊先生介绍了北京基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微肿瘤PTC体外药敏检测”技术,这款技术可以对临床常用的上百种肿瘤治疗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提供切实有效的实验证据,指导临床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此项技术针对缺乏准确预测药物疗效技术的行业痛点,首次发现了原代肿瘤细胞(包含间质成分)体外自组装形成3D微结构(微肿瘤)的新机制。
张先生表示微肿瘤作为全新的体外研究模型,可以准确再现患者肿瘤的动态性、异质性以及药敏特征,培养成功率90%,检测周期2周,临床一致率93%。相关技术成果已于2020年6月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相关项目成功入选中关村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且在国内创新创业大赛等路演中斩获多项大奖。
演讲主题:常艾克—肠癌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
演讲者:鹍远生物产品与互联网战略总监 郜世隽先生
常艾克®是鹍远生物自主研发的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
郜世隽先生表示常艾克®检测与结直肠癌相关的5个基因的6个异常高甲基化区域,它是通过运用公司独有的国际专利技术---MONOD®超灵敏甲基化靶向测序技术,准确的识别肿瘤信号,精准筛选出的中国人群特异性位点。常艾克®通过长期的临床多中心的验证,以及公共卫生筛查项目和健康人群队列的应用,表现出极高的产品性能,其产品特异性92%,灵敏性92%。
常艾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血液检测,无需肠道准备,避免了结肠镜检查导致的并发症和风险以及隐私等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结直肠癌筛查的依从性;仅需8ml血液,即可完成结直肠癌筛查,相比其他样本,采样更加便捷,样本质量可控,检测结果更可靠。
演讲主题:诊心安 照亮肿瘤患者全程精准管理之路
演讲者:桐树生物CEO 严令华先生
严令华先生介绍桐树生物的黑科技,可以在肿瘤患者不同病程阶段,进行ctDNA精准检测panel动态检测:
1、对于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精准的分子分型,辅助选择最适的靶向、免疫治疗;并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预警复发,在疾病进展时探索耐药机制。
2、对于早期手术肿瘤患者,术前评估肿瘤负荷;术后进行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评估肿瘤清除;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预警复发,在疾病进展时探索耐药机制。
从而实现患者的全程精准管理,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命。
演讲主题:基于高灵敏质谱技术的多发性骨髓瘤血检
演讲者:快序生物质谱平台总监 汪兵先生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基于电泳技术进行血检的方法灵敏度太低,而通过骨髓穿刺的方法不仅有创,而且会因为采样偏差造成假阴性。汪兵先生介绍了团队开发的EasyMTM血检方法,基于革命性的蛋白质从头测序技术完成对患者个体M蛋白的100%准确测序,随后通过高灵敏的质谱定量技术对M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传统血检方法,将灵敏度提高了200-1000倍,可以提前半年左右预测骨髓瘤的复发,为患者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骨髓瘤的治愈率极低,绝大多数骨髓瘤患者最终都会复发,因此,灵敏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演讲主题:全癌标志物开创肿瘤诊疗新时代
演讲者:奕谱生物CTO 董世华先生
董世华先生表示上海奕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癌早筛的倡导者和开拓者,公司基于核心团队在DNA甲基化研究与转化领域长期耕耘,凭借颠覆性的技术优势,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全癌标志物”全新概念,发现了肿瘤特有的DNA甲基化靶点。采用独特的多变量算法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独家专利保护的液体活检技术,通过分析临床样本中游离DNA片段特定位点的甲基化,规避传统检查方式的缺点以及手术或穿刺取样的局限性,不仅对早期肿瘤做到精准检测,同时能够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动态进行实时监测。
奕谱生物全癌标志物STAMP®——肿瘤DNA甲基化分子检测技术贯穿于肿瘤诊治全过程,可用于肿瘤早期筛查、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复发监测等,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发挥原创生命科学技术的优势,不断为人类的健康创造价值。力争做一家中国顶尖的创造型公司!
演讲主题:淋巴瘤CD30 AI判读软件项目介绍
演讲者:武田(中国)Oncology Therapeutic Area Head 郭子姮女士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淋巴瘤CD30病理诊断在检测方法和判读标准上均存在巨大的挑战。
武田(中国)的郭子姮女士介绍了基于全切片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开发的《淋巴瘤CD30免疫组化辅助判读软件》以及《数字化淋巴瘤CD30云切片库》将验证多平台多类型一抗染色质量一致性、辅助病理专家精准诊断淋巴瘤CD30阳性判读,针对淋巴瘤CD30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判读,自动或者可交互地对淋巴瘤的CD30切片进行分析,可用于管理、判读和标注CD30数字化切片,有望在临床工作中减少病理医生的工作负荷及主观判读带来的误差,提高判读的准确率和效率,助力临床试验统一病理诊断标准,从而帮助患者及时、准确的抗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的诊断结果,提高患者获益。
演讲主题:夯实底层技术,打造生态闭环,构建肝癌早筛中国方案
演讲者:和瑞基因市场经理 王梦心女士
王梦心女士表示和瑞的莱思宁是国际首个采用cfDNA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临床级肝癌早筛产品。通过检测受检者外周血中的游离DNA(cfDNA),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核小体印迹、片段大小分布、末端序列和拷贝数变异多维度变异信息,运用肝癌风险预警模型对多维度变异信息综合加权,得到HIFI SCORE,预警肝癌风险。
创新医疗专场-特异性和靶向性的新型“生物导弹”及将前端的AI器械和“新奇服务
下午的创新医疗专场首先由大会主席马军教授致辞,并宣布下午口头报告的开始!
大会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马军教授
专场评审(*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浩悦资本创始合伙人 丁亚猛先生
金浦医疗健康基金创始合伙人 吉冬梅女士
罗氏制药 副总裁 李滨先生
中国生物制药首席医学官 毛力先生
西门子医疗副总裁 浦峥嵘先生
百济神州副总裁 沈志荣先生
凯风创投合伙人 文纲先生
礼来亚洲基金执行总裁 徐聪先生
华盖资本主管合伙人 张翼先生
君联资本合伙人 周瑔先生
特邀点评嘉宾(*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 李军民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主任医师 宋纯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张小田教授
演讲主题:肝癌术后转移复发风险 HMRSCORE™评分系统
演讲者:阔然生物VP 张瑞先生
张瑞先生介绍了一款黑科技评分系统,基于对全基因组和代谢组层研究,发现一组肝癌转移复发标记物,并建立了多基因分子标签。项目完成了前期342例病人样本的临床研究以及和204例临床样本的多基因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对肝癌术后复发风险分层有良好的预后判断,即可对复发转移风险较高的病人进行术后干预治疗,从而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期;而对复发风险低的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术后干预(过度治疗),从而节约治疗成本及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质量。
张先生表示本项目是全球首个肝癌术后风险精准分层和辅助治疗获益预测方案,拥有广阔的的市场前景以及对其他癌种的示范作用。
演讲主题:Corindus 途灵™介入手术机器人
演讲者:西门子医疗临床治疗系统战略经理 鄂冬先生
2021年7月30日,西门子医疗Corindus途灵™最新一代CorPath® GRX介入手术机器人,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由此,西门子医疗成为首家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的外资医疗影像设备生产企业。
鄂冬先生提到在2021年3月海南博鳌先行区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及其团队在博鳌超级医院完成了首例途灵辅助下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鄂冬先生表示途灵™介入手术机器人是由硬件设备及耗材组合使用的系统,主要应用于腔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领域包括心脏、神经、血管外周和肿瘤等。其主要优势有:
- 大幅降低医患术中辐射剂量
- 智能化辅助提高手术精确度
- 为新冠患者提供隔离介入治疗
- 实现远程介入治疗
演讲主题:RT-Mind天眼智能肿瘤临床靶区勾画系统
演讲者:医智影科技创始人、CEO 王少彬先生
王少彬先生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业界首款肿瘤靶区勾画人工智能产品,并已经在协和医院、河南肿瘤医院等全国一百家头部医院部署和临床实测。申请发明专利、软著20件。目前大客户包括北大肿瘤医院、大医集团、西门子等,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万。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双通路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业界首款临床靶区勾画产品,精度超95%,效率提升百倍。清华、东芝医疗团队,接地气;聚焦肿瘤精准治疗,产品产业化落地良好;和协和医院、北大肿瘤等战略合作。
演讲主题:非基因编辑即用型 UCAR-T 基于膜蛋白胞内滞留技术
演讲者:方德门达创始人兼CEO 李俊先生
方德门达成功开发的ThisCART即用型CAR-T平台技术,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膜蛋白胞内滞留技术,李俊先生表示它不仅从根本上避免了基因编辑的脱靶风险,制备工艺上还与自体CAR-T几乎完全一致(“秒变”),利用单一病毒载体即可同步实现CAR的表达和GvHD的消除。ThisCART平台技术是对目前即用型CAR-T细胞开发路线的一个巨大创新,突破了主流制备技术面临的安全性和工艺瓶颈,通过解决临床等待、源头细胞、二次靶点、治疗费用的可及性问题,有望率先实现通用型CAR-T的临床应用,造福广大的晚期肿瘤患者。
演讲主题:全链条双平台单细胞测序应用引领者
演讲者:寻因生物医学总监 宫玉艳女士
宫玉艳女士向大家介绍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eekOne®高通量单细胞建库平台和SeekGene® Online自动化在线数据分析平台。寻因生物拥有国内唯一的液滴法+微孔法自研双平台测序能力,同时产品技术表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已搭建从样本保存解离到生信分析服务的全链条单细胞测序产品服务解决方案。自今年3月份商业化销售以来,已与50+客户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并在上海、广州和成都均设立有地方实验室。公司基于自研双平台及全管线产品的覆盖能力,有望成为全球单细胞临床转化应用的行业标杆。
演讲主题:复星凯特-中国细胞治疗“黑科技”的开路先锋
演讲者:复星凯特企业战略与管线规划总监 王潇女士
王潇女士介绍,奕凯达®是由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凯特)生产,复星凯特是中国复星医药与美国Kite Pharma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2017年10月,Kite Pharma获准上市全球首款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AR-T药品Yescarta®,开启CAR-T细胞治疗元年。复星凯特完整技术引进Kite Pharma的Yescarta®CAR-T,在中国商业化生产。目前该产品已在全球38个国家获批,惠及近5000例患者。奕凯达®独特的CD28共刺激域结构呈现“高捕获、快杀灭、奔治愈”的机制优势,侵袭性B-NHL的最佳缓解可能需要CD28共刺激CAR-T细胞提供强效的早期细胞毒活性。ZUMA-1研究显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Yescarta治疗,可获得高质量缓解及深度持续缓解,最佳ORR 83%,CR 58%,4年OS高达44%,为淋巴瘤患者实现治愈带来了希望。
演讲主题:TT-00420,全球首创、独特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针对胆管癌和其它实体瘤
演讲者:药捷安康项目管理副总裁 彭鹏先生
胆管癌(CCA)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胆癌之一,五年生存率不足12%。培米替尼和Infigratinib已被获批作为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CCA患者的二线治疗方法。然而,现有FGFR抑制剂可引发获得性耐药而发生疾病进展,原发耐药突变会导致低响应,因而亟需下一代FGFR抑制克服此类耐药延长患者生命。
彭鹏先生介绍,TT-00420是一款由药捷安康发现及开发、处于II期临床阶段、有潜力成为全球首创药物的独特FGFR抑制剂,可靶向治疗具有获得性以及原发性耐药突变的胆管癌。在临床前体内外实验中,其对临床发现的FGFR2突变具有高抑制活性。在I期临床试验中,在5名可评估的获得性耐药以及1名原发耐药CCA患者中显示出积极疗效。初步临床数据表明,本品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高磷血症或眼、指甲毒性。
演讲主题:新型异体CAR-T细胞用于复发难治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演讲者:茂行科技总经理 尚小云先生
江苏茂行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为靶向IL13RA2治疗晚期脑胶质瘤患者的通用型CAR-T细胞。利用CRISPR/Cas9系统以及电转RNP技术在T细胞上进行TRAC、HLA-A类分子的基因敲除,并通过慢病毒载体导入改进型的靶向IL13RA2的CAR结构,以治疗IL13RA2抗原阳性的脑胶质瘤患者。与传统的CAR-T细胞产品比较,同种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缩短了制备周期,做到了一种货架式(off-the-shelf)即用型治疗剂。本产品内源性TCR的缺乏消除了GVHD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TCR受体信号干扰。利用相同的技术,敲除供体来源的排异相关HLA-A分子,避免转导的现成的T细胞出现排斥反应。
演讲主题:MobiNova高通量单细胞测序系统:肿瘤异质性的研究应用
演讲者:墨卓生物资深科学家 李一伟先生
李一伟先生介绍,MobiNova 是技术全球领先的、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单细胞测序解决方案,由MobiNova-100 单细胞测序仪,MobiCube 转录组试剂盒,MobiVision 生信分析软件组成。MobiNova拥有高通量,速度快,体积小,多胞率低(<5%),细胞捕获率高(>60%),可实现多样本同时检测等特点,在肿瘤、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诸多应用方向中,本次报告以肿瘤异质性为例,介绍了采用MobiNova单细胞建库系统,刚刚发表于PNAS的重要研究。文章对力学调控的肿瘤皮质间充质转换及肿瘤异质性的产生进行研究,发现特异性的基因和标记物,为靶向皮质间充质转换过程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视野。
作为MobiNova的开发者,墨卓生物一直致力于用创新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赋能科学研究与精准医疗,成为液体活检、伴随诊断、生命科学科学研究等多领域并行发展的科研+IVD解决方案领跑者。
演讲主题:科济药业:实体瘤CAR-T细胞疗法领域先行者
演讲者:科济药业临床开发副总裁 汪薇女士
汪薇女士向大家分享了CT041,这是一种潜在全球同类首创的、靶向CLDN18.2自体CAR-T候选产品,用于治疗CLDN18.2+实体瘤,2021年ESMO大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的齐长松博士汇报研究者发起研究初步结果。
CLDN18.2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在预处理化疗后接受CT041治疗,共有37例患者接受输注并完成至少12周随访,包括28例胃癌。未观察到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的神经毒性、治疗相关死亡和3级或以上CRS。所有患者和胃癌患者的ORR分别为48.6%和57.1%。在既往至少2线治疗失败、接受2.5×10? CAR-T细胞治疗的18例胃癌患者中(44% (8/18)既往接受抗PD-L1单抗治疗),ORR为61.1%,mPFS为5.4个月,mOS为9.5个月。在既往至少2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中,与历史数据相比,CT041疗效显著提高。CT041在难治性CLDN18.2+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显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特征和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
大会的最后,李进教授进行了总结,并对现场的所有参会企业和代表表示了感谢,希望他们能继续推动中国肿瘤诊疗的发展,做出更多中国的肿瘤“黑科技”,造福患者!
大会主席、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市东方医院李进教授
根据大会规则,经过所有评审的打分,精准诊断专场和创新医疗专场分别评选出了口头报告一二三等奖!
精准诊断专场口头报告
一等奖: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奖: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三等奖:上海快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医疗专场口头报告
一等奖:科济药业控股有限公司
二等奖: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三等奖: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会组委会还根据不同的评审维度,分别评选出了以下单项奖(*排名不分先后):
黑科技大会-最具学术价值奖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奕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泰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阔然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黑科技大会-最具投资价值奖
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丹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方德门达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茂行科技有限公司
黑科技大会-最具产业价值奖
苏州浚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和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武田(中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基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医智影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经过一天的交流,最后在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大家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期待第三届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这也预示着我国的肿瘤诊疗水平已经迈入“快车道”,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当然正如本次大会的slogan所言,探索黑科技,世界不止眼前。我们希望这些企业能够继续为世界带来一系列颠覆式的创新产品,也为中国医疗领域不断注入活力,释放出无限的可能性。
良医汇愿意助力大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推动中国肿瘤诊疗的加速发展,未来还将携手更多合作方,联动医疗健康产业链上下游,助力打造健康新生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现健康中国。
感谢所有参与第二届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的专家、投资人、企业高管和所有企业、行业代表
让我们一同期待第三届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
探索黑科技,世界不止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