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劳动课已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手段,越发突显其重要性。
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些家长对劳动教育还不够重视,并不真正关心孩子是否热爱劳动、是否掌握了生活技能、是否在劳动过程中陶冶了情操。还有的家长习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经常嫌弃孩子做得不够好而打击孩子的劳动积极性。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个场景:平时见到大人插秧,我总想着去尝试一下,一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二来想证明“我也行”。于是,我就学着大人,有模有样地去拔秧、插秧。没想到却遭到大人的嫌弃:“你动作太慢了”“你插歪了”“你这样浪费秧苗了”……我的满腔劳动热情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想到这件事,至今心里还觉得不舒服。
劳动不是简单的体力活动,而是一项锻炼心智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可以让孩子的生命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孩子通过自觉的劳动来体验生活、磨练意志,还可以刺激和释放自己内在的潜能。而大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过分干预,孩子劳动的过程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也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完整的体验和思考。没有真实的体验,就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发生。
真实的劳动体验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在劳动中或许会遇到超出他们认知的、束手无策的事情,抑或可能会被以往的经验所欺骗。比如,上次遇到草木起火时用水浇灭了,而这一次做菜时油起火了,也许孩子还会想着用水来灭火呢!由此可引导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世上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劳动过程中的体验也一定会让孩子印象深刻,也许还能帮助他成为一个积极的生活知识探究者。这比家长直接提供现成的知识甚至包办代替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遇到问题正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家长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问题,而应及时启发孩子去反思,或请教别人或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鼓励孩子在劳动过程中否定、发展或重构原有思维,对劳动过程进行优化和创新,最终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总而言之,家长需要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放手让孩子通过劳动去体验生活、挑战自我,让孩子积极主动地融入生活、真实自然地参与劳动,发现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能真正让劳动教育为孩子的成长赋能。
(作者:孙功道,单位系安徽省庐江县长岗中学)